bt体育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桐乡经济开发区成立30周年。30年来,桐乡经济开发区始终坚持“开放融合、创新致胜”的发展理念,以真情携手企业发展,以服务回应时代呼声,让一大批企业根植于经开沃土、成长于风华时代,放飞发展梦想、引领行业潮流。
即日起,读嘉新闻客户端桐乡频道推出“桐乡经开30年”系列报道,展示“桐乡经开与企业共成长”的奋斗历程,共同见证30年来桐乡经济开发区与广大企业的茁壮成长、蝶变跃升。
30年前500元起家,如今“权威”品牌产品年销售额近48亿元,这是一条怎样的跨越发展之路?
30年前还是原高桥镇上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校办厂,如今蝶变成了全国最大的胶粘带生产企业,这是一段怎样的“炼”化故事?
走进位于桐乡经济开发区的浙江权威软塑新材料有限公司,车间内设备从原料入口到产品呈线性延伸,一大卷塑料软包装多功能膜通过行车走下制膜线被送往分切线。“权威软塑的薄膜,专业名字叫BOPP薄膜,主要供应给我们的母公司——浙江永和胶粘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另一家子公司权威胶粘公司,由它生产BOPP胶粘带,再通过它供应给快递业、食品、药品等企业及家庭用于包装,这样就让‘权威’产品走向了世界各个角落。”权威软塑公司总经理潘建华自豪地说。
“快递业、包装业的迅猛发展,让我们‘权威’薄膜的市场需求量激增,今年1-4月份产值超3亿元,同比增长10%。这样的速度,今年权威软塑的总产值有望超越2021年的7.75亿元。”公司总经理潘建华会心一笑。他说,这么好的发展前景源于公司董事长朱家炼30年前进军胶粘带领域的战略眼光。
1988年,在原高桥中学教书的朱家炼,500元起家接手了校办厂,生产水泥袋。然而,随着散装水泥的推广,bt体育以生产水泥袋为主的校办厂陷入了困境。与此同时,一种新的产品——胶粘带进入了朱家炼的视线。胶粘带与当时的打包带相比,易携带、使用便利、固定性强、bt体育生产成本低。朱家炼由此下定了向这一朝阳产业迈进的决心。
1992年,随着企业改制浪潮的推进,朱家炼看到了新的希望,创业之心再次萌动。1993年5月,原高桥初中校办厂改制为高桥包装厂,自制了1台涂布机和1台分切机,开始生产BOPP胶粘带。胶粘带的生产简单说就是把胶水(丙烯酸酯乳液)涂在薄膜上。朱家炼再次发挥当年起家时的精神,自制胶水,供应自身的胶粘带生产,bt体育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这是企业初创时期第一次向“上游”产业链进军,实现了第一次大跨越。“1997年,企业改制,地点还是在原高桥中学,但年产值却达到了近1300万元。”在永和公司有着近30年工作经历的朱惠兴回忆这段经历时仍十分兴奋。
1999年,原高桥镇领导看到永和公司的业务量大幅升级,企业的发展空间可能不足,而高速公路边正好有一块30亩的空地,便向朱家炼提出了搬迁发展的建议。这一“瞌睡送枕头”的上门服务,bt体育与正愁需要向外拓展的朱家炼一拍即合。原高桥镇政府当即快速帮企业办好土地优惠手续和相关配套工程,新厂房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引进的1台高速涂布机和2台分切设备,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从2000年开始到2004年,公司产值每年翻一番,到2004年,当年产值达到了4亿元。这五年可以说是飞跃发展,从华东最大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胶粘带生产企业。”参与当年新厂房建设的朱惠兴回忆。
2005年12月,企业更名为浙江永和胶粘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由此,正式拉开了永和全产业链发展大幕,并逐步开启了“权威胶粘”、“权威软塑”、“亦龙新材料”三个分公司,形成从BOPP薄膜、丙烯酸酯及乳液、BOPP胶粘带的完善产业链之路。自产薄膜、自产胶水、自己加工成胶粘带销售,完整的产业链条,让永和公司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而庞大的市场需求更推动了企业发展。2021年,永和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7.91亿元,经济总量位列桐乡经济开发区前十。
“退低进高,腾笼换鸟”是新世纪初桐乡经济开发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浙江权威软塑新材料有限公司正是在这股东风的助力下诞生的。
浙江权威软塑新材料有限公司地块位于桐乡经济开发区南日集镇西北侧,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这里曾经是南日砖瓦厂所在地。砖瓦行业也曾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占地面积达87.2亩的南日砖瓦厂年产值不到1000万元,年上缴税收95万元,亩均产值只有11.5万元。2007年,一场“退低进高”行动,bt体育让这片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资源破坏型的南日砖瓦厂因属落后产能被淘汰,80多亩土地被推平。
正是2007年,永和公司注资1800万美元成立了浙江权威软塑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永和公司向“上游”BOPP薄膜延伸的重要布局,权威软塑将承担起永和BOPP胶粘带的原材料供应重担。“新企业建设需要土地,却一直苦于没有土地指标。原高桥镇政府再次在土地指标上帮了权威,我们当年立项,当年开工,第二年一期项目就投产,年产3.5万吨多功能薄膜。”朱惠兴介绍。
现任权威软塑公司总经理潘建华,作为国内BOPP薄膜专家,也在那一年被引进到权威软塑,从事研发和管理工作。随后几年,在他的影响和推荐下,权威软塑又引进了多位高技术人才,大大提升了公司的生产水平。“原高桥镇和现在的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不仅大力支持我们企业建设发展,还十分支持和重视人才引进,给了我们很多的帮助,让引进来的高技术人员能安心、放心地在这片土地上发光发热,推动权威软塑不断发展壮大。”潘建华感慨地说。
2012年,随着国内快递行业的快速兴起,胶粘带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社会需求量也呈爆发式增长。权威软塑一期项目的一条生产线,已无法满足总公司的生产销售。于是,在原高桥新区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8亿元的权威软塑二期项目随即开工建设,并引进世界领先的德国软塑多功能膜生产线,实现了速度高、产量大、膜幅宽、产品质量稳定的预期目标。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还通过“零土地技改”,将日产量从120吨提高到了230吨。企业亩均产值更是突破800万元,较之前砖瓦厂翻了70多倍,上缴税收更是达到了4250多万元。
“退低”和“进高”的完美结合,让土地焕发新生机,也让权威开辟了新天地。像这样的“转换”在桐乡经济开发区众多高质量发展的企业中也是一抹靓色。
“特别是2017年桐乡经济开发区与高桥街道(原高桥镇)区街合一后,无论在生产管理、人才引进和环保服务上都给了企业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潘建华表示。目前,权威软塑年产BOPP薄膜达8万吨,可以满足永和公司16万吨胶粘带的生产需求,也成为了权威牌胶粘带走向千家万户,迈向世界各地的坚强后盾。
市场的呼唤,让权威软塑未来可期。在桐乡经济开发区这片沃土上孕育、成长的权威软塑将朝着BOPP薄膜中的“权威”阔步前行。